政府護航助推智能制造升級,多部門現場辦公,公司創新平臺“竣工即辦證”
- 發布時間:2021-11-10 11:19
- 訪問量:
【概要描述】實現冶金物料搬運智能裝備產業化,為我市高技術、綠色化產業發展注入創新活力,做好“三高四新”戰略的科技排頭兵。
政府護航助推智能制造升級,多部門現場辦公,公司創新平臺“竣工即辦證”
【概要描述】實現冶金物料搬運智能裝備產業化,為我市高技術、綠色化產業發展注入創新活力,做好“三高四新”戰略的科技排頭兵。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胡婉玲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11-10 11:19
- 訪問量:
2021年11月8日,株洲天橋起重機股份有限公司現場召開了冶金物料搬運智能裝備創新平臺項目聯合驗收會、五方責任主體竣工驗收會和項目 “竣工即辦證”改革工作會。
▲“竣工即辦證”改革工作會上,領導現場為項目發證
“感謝政府為項目盡快投產達效提供了重要支持。”從上門服務的工作人員手中接過項目工程竣工聯合驗收合格證、質量監督報告、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和房屋首次登記不動產權證書, 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龍九文和公司黨委副書記、監事會主席、工會主席黃元政十分欣喜。
以往,產業項目竣工后,從辦理工程驗收到領取首次登記不動產權證,往往需要兩三個月時間。而推行“竣工即辦證”工作模式后,由行政審批、住建、資規等相關部門上門服務,經過現場查勘合格后,立即現場組織開展辦理聯合驗收、五方責任主體竣工驗收備案、不動產登記。
▲項目聯合驗收會現場
▲項目竣工驗收會現場
“在全省率先探索三件事一天辦一次辦,部分資料以承諾和信用管理的模式予以容缺,開創了全省工程項目行政審批新速度。”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姜衡湘介紹,“竣工即辦證”工作模式,變企業來回跑為部門主動上門服務,從企業等著辦到部門協助企業盡快提交資料,標志著株洲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之“指定代辦、部門快辦、聯合督辦”工作機制成功“裂變”。
從護航“拿地即開工”向“竣工即辦證”,全面連貫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助推產業項目行政審批大幅提速,為全省乃至全國打造園區版“一件事一次辦”貢獻了“株洲樣本”。
★★★項目介紹★★★
助推冶金物料搬運智能裝備產業化
天橋起重冶金物料搬運智能裝備創新平臺項目總投資12210萬元,其中,智能化搬運裝備研發及產業化投資6000萬元。項目新建創新平臺實驗車間,建筑面積2412.6平方米;購置創新平臺的研發中心,建筑面積4609.3平方米。項目建成后,預計智能搬運裝備年實現銷售收入26000萬元,繳納稅收2180萬元。
公司致力于通過該平臺強化智能裝備創新能力和設計驗證能力,助力解決國家智能制造戰略中的瓶頸,將進一步與中國移動、華為集團開展實質化合作,探索5G、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與工業制造領域深度融合,并通過創新平臺轉化為科技成果,打造更多具有全國性標桿意義的5G+工業應用場景,通過推廣和復制,實現冶金物料搬運智能裝備產業化,解決鋼鐵、有色金屬冶煉等下游行業的綠色制造,在“雙碳”目標下踐行節能減排,為我市高技術、綠色化產業發展注入創新活力,做好“三高四新”戰略的科技排頭兵。
供稿:胡婉玲
圖片:胡婉玲、石峰融媒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掃一掃關注公眾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