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天橋起重機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 武利沖: 我們當時提的指標是綜合效率達到20%以上,我們三條產線目前都已經完全超過了這個指標。
“面向有色金屬澆鑄過程的機器人作業系統”由株洲天橋起重牽頭,聯合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中南大學、南開大學、株冶集團等10家單位,共同組成研發團隊。通過四年多持續科研攻關,目前這套系統可應用于鋅、鋅合金、鉛等有色金屬澆鑄生產全過程,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操作,取得自主知識產權,擁有發明專利23項、標準3項、論文30篇、軟著著作權8項等。專家組認為:“項目針對有色金屬澆鑄過程的作業環境,開發了高溫澆鑄、扒渣、修錠、碼垛、激光打標、貼標等機器人,研制出具備實時監測、工藝參數遠程調整、數據分析等功能的有色金屬澆鑄機器人化生產線,實現了三條線的應用示范和項目目標,建議進一步推動成果的市場化推廣應用。”
株洲天橋起重機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 武利沖: 國內這幾年在提一個“卡脖子”技術,我們三條示范線全部是國產化的機器人,從市場推廣過程來說,我們整個產線從機器人的國產化,包括從我們整個機器人產線的系統集成,是一個完整的系統解決方案,這樣的話從數據源頭,我們質量可溯源,產品質量有很大的保障。
目前,這套系統已經在株冶集團、河南豫光金鉛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三條示范生產線,正計劃全面向市場推廣。